野豬
野豬又稱山豬,豬屬動物。分為歐洲野豬和亞洲野豬,野豬的染色體數(shù)2n在36一38之間彼此間沒有繁殖障礙。野豬在全世界有27個亞種,亞種間和亞種內(nèi)核型都有一些差異,染色體數(shù)(2n)在36-38之間,如西歐野豬2n=36或37,日本野豬2n=38,但彼此間沒有繁殖障礙?梢陨蟠,它們廣為分布在世界上,不過由于人類獵殺與生存環(huán)境空間急劇減縮等因素,數(shù)量已急劇減少,并已經(jīng)被許多國家列為瀕危物種。野豬是雜食性的,只要能吃的東西都吃,F(xiàn)今人類肉品食物主要來源之一的家豬,也是于8000年前由野豬所馴化而成。野豬不僅與家豬外貌極為不同,成長速度也遠比家豬慢得多,體重亦較重。
野豬的歷史要追溯到四千萬年前,有跡象證明家豬可能來自歐洲和亞洲。在被人們發(fā)現(xiàn)的化石中證明有像野豬一樣的動物穿梭于森林和沼澤中等。
野豬首先在中國被馴化,中國養(yǎng)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、中期。[2]
20世紀初,野豬引入到美國作為獵物,但是它們與家豬進行混種。在南美洲、新幾內(nèi)亞、新西蘭、澳洲及其他島嶼等,都有引入野豬及發(fā)生與家豬混種的情況。于2004年6月,在美國佐治亞州射殺了一只非常巨大的“豬斯拉”。最初以為這是惡作劇,但經(jīng)國家地理頻道調(diào)查及由科學(xué)家進行DNA測試后,證實豬斯拉是野豬和家豬的混種。
20世紀初,野豬也被帶到烏拉圭作為獵物。后來在1990年它們來到了巴西,迅速地成為了入侵品種,但要到2005年南里奧格蘭德州才容許持牌獵殺野生豬及其混種。從非洲的豬場逃走或放生的野生豬卻助長了它們的數(shù)量,故在圣卡塔琳娜州及圣保羅州也容許獵殺野生豬。南美的野生豬卻減低了美洲豹掠食領(lǐng)西貒及白唇猯的情況。
野豬平均體長為1.5-2米(不包括尾長),肩高90厘米左右,體重90-200千克,不同地區(qū)所產(chǎn)的大小也有不同。有些地區(qū)野豬的體重可達200千克以上,中國東北南部與俄羅斯遠東地區(qū)產(chǎn)的野豬體重甚至達到將近400千克。 毛色呈深褐色或黑色,年老的背上會長白毛,但也有地區(qū)性差異,在中亞地區(qū)曾有白色的野豬出現(xiàn)。幼豬的毛色為淺棕色,有黑色條紋。背上有長而硬的鬃毛。毛粗而稀,冬天的毛會長得較密。雄性野豬有兩對不斷生長的犬齒,可以用來作為武器或挖掘工具,犬齒平均長6厘米,其中3厘米露出嘴外;雌性野豬的犬齒較短,不露出嘴外,但也具有一定的殺傷力。[1]
野豬體軀健壯,四肢粗短,頭較長,耳小并直立,吻部突出似圓錐體,其頂端為裸露的軟骨墊(也就是拱鼻);每腳有4趾,且硬蹄,僅中間2趾著地;尾巴細短;犬齒發(fā)達,雄性上犬齒外露,并向上翻轉(zhuǎn),呈獠牙狀;野豬耳披有剛硬而稀疏針毛,背脊鬃毛較長而硬;整個體色棕褐或灰黑色,因地區(qū)而略有差異。
野豬的食物很雜,只要能吃的東西都吃,包括草、果實、堅果、根、昆蟲、鳥蛋、大家鼠、腐肉,甚至也會吃野兔和鹿崽等。野豬冬天喜歡居住在向陽山坡的櫟樹林中,因為陽坡溫暖,而且櫟林落葉層下有大量橡果,野豬要靠它度過寒冬。一旦橡果絕收,第二年春天就會有大量野豬餓死,這也是野豬自然淘汰的規(guī)律。夏季,野豬喜歡居住在離水源近的地方,特別是亞高山草甸,山高氣溫低,又有天然水池,野豬便經(jīng)常在這里取食,在泥水中洗浴。陰坡山楊、白樺林、落葉松林、云杉林也都是野豬夏季經(jīng);顒拥牧己脠鏊R柏i的食物也豐富多了,青草、土壤中的蠕蟲都是它的取食對象,有時還偷食鳥卵,特別是松雞、雉雞的卵和雛鳥。雖然鳥巢一般都隱蔽得很好,但野豬的嗅覺很靈,能嗅到巢的位置。通常孵卵的雌鳥都會很快飛出,希望能把野豬從巢的旁邊引開,但知道一窩鳥卵就在附近的野豬還是繼續(xù)尋找鳥巢,直到發(fā)現(xiàn)為止。野豬不僅善于捕食兔、老鼠等,還能捕食蝎子和蛇,雖然科學(xué)家就野豬是否對毒素有免疫力還沒有一致的意見,但是野豬看起來沒有遭受因為吃這些危險食品而引起的痛苦。餓極了的雄性野豬會捕食幼年的豹、豺狗。
電野豬機文章圖片之80 |
電野豬機文章圖片之33 |
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